肠梗阻了?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病因复杂多样,包括肠壁病变、肠壁外病变以及肠壁内病变等,临床以手术或者腹腔炎症导致的粘连性肠梗阻较多见。
典型症状为阵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腹胀及停止排气排便等,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且短时间内未缓解,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在急诊常见肠梗阻的原因主要有三大方面,粪石积聚、肠粘连、胃肠道或毗邻器官来源的占位。粪石积聚引起的肠梗阻,多见于老年人,长期便秘的人群。大便长时间积聚在肠管内,水分被重吸收,大便干结,排便费力,惧怕排便,导致大便进一步干结,形成粪石,把这个重要的通道堵塞,而引起梗阻。 肠粘连引起的肠梗阻,大多是由于曾经进行过腹部手术引起的。(腹部手术尤其是胃肠道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即是肠粘连,)
肠梗阻为什么要禁食?为什么要插胃管? 从以上几点不容易看出,肠梗阻是怎么一回事。如果已经考虑为肠梗阻,再进食的话,只会使得梗阻上游的内容物越积越多,腹痛症状更为明显。留置胃管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尽量将梗阻上游的内容物或积气引出来,从而促进肠道再通。
肠梗阻为什么要静脉点滴那么多的液体? 我们人体一天需要摄入不少的水,摄入肉类,蛋类,米饭,蔬菜等等。当出现肠梗阻时,这些所有的东西需要改变一下形式,――从我们的静脉输注进去。至于补液量,各位病友就不用担心了,医生会根据人体需要量,计算补液量的。
非手术疗法的护理
1.饮食:肠梗阻者应禁食,待梗阻缓解后12小时方可进少量流食,但忌甜食和牛奶,以免引起肠胀气,48小时后可试进半流食。
2.胃肠减压:以减轻腹痛、腹胀。保持减压通畅,做好减压期间相关护理。
3.解痉、止痛:单纯性肠梗阻可应用阿托品类解痉药缓解疼痛,禁用吗啡类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而延误诊断。
4.液体疗法的护理:保证输液通畅,记录24小时出、入液体量,观察水、电解质失衡纠正情况等。
5.防治感染和中毒: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以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中毒症状。
6.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时发现绞窄性肠梗阻的体征。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到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应及早采取手术治疗。
术后护理
1.卧位:回病房后根据麻醉给予适当的卧位,麻醉清醒后。血压、脉搏平稳给予半卧位。
2.饮食:禁食、胃肠减压,待肛门排气,拔出胃管后当日每1~2小时饮20~30ml水,第2日喝米汤,第3日流食,后改半流食,2周后软饭。忌生冷、、油炸及刺激性食物。
3.活动: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以利于肠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
4.防治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5.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敷料及引流情况,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我们急诊人,为您保驾护航
天津市白癜风医院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