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大肠癌吗?
中国城市癌症最新数据报告(国家癌症中心)
大肠癌又称结直肠癌,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据中国城市癌症最新数据报告显示大肠癌的发病率男性位列第五,女性高居第三,而且其发病率仍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据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中国40-74岁人群中约1.2亿人属于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其中至少万人的肠道里有癌症或早期癌前病变,全国年新发病例约39万,全国年死亡人数约19万。
▌大肠癌的发展历程
95%以上的大肠癌都是从大肠腺瘤一步步进化而来,良性进展期需5—10年,甚至更长。正是因为大肠癌的发展进程缓慢,有足够的时间和时机进行发现和处理,并且越早发现,五年生存率越高。
▌常规筛查可降低50%肠癌死亡率
~美国实行癌症筛查后,肠癌死亡率降低51%,若中国能够做到像美国这样的筛查覆盖率,则至少可降低50%的肠癌死亡率。
▌大肠癌的筛查方案:
我国传统筛查方案主要有大便潜血和肠镜检测。
大便潜血试验:是目前临床推荐的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标准非侵入手段,然而其敏感性较差,特异性也较低,不能满足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
肠镜检测:是一种侵入性检查,要求完全彻底的肠道准备,有隐私的暴露和镇静等不便之处,难以被人们广泛接受,内窥镜可发生并发症,梗阻性的病变不适合侵入性操作。
无创肠癌基因检测——被誉为“分子诊断领域近十年来里程碑式的事件”
与传统的大便潜血、肠镜等诊断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检查时间短、无创、无痛苦等优点。其检测方法非常方便,仅需少量粪便,通过分析粪便中的DNA,即可准确评估大肠癌或癌前腺瘤的患病风险。
▌无创肠癌基因检测的原理
肠癌肿瘤细胞比正常上皮细胞更易脱落;肠道上皮组织一直都在非常迅速地进行细胞更新,生长旺盛的肿瘤上皮细胞更新速度更快;因此,肠道肿瘤患者粪便中有大量的从肠道肿瘤表面脱落的异常增生的细胞及细胞成分,这为结直肠肿瘤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物质基础。通过检测粪便中特定基因的变异情况,就可以判断受检者的肠道是否发生癌变或癌前病变。
▌无创肠癌基因检测的优点
样本要求:约4.5g粪便
检测周期:7个工作日
▌大肠癌的早期信号:
不明原因的便血:便血是大肠癌的最常见的早期信号,常见的便血为暗红色学,可夹杂一些血块或脓块。
不明原因的腹痛和腹泻:在临床中发现大肠癌会引起较多的腹痛和腹泻症状。
便秘或大便习惯、形状改变:临床发现部分大肠癌会导致不全肠梗塞,易造成便秘或大便习惯、形状改变。
不明原因的贫血和发热:在临床上右半结肠的癌表现为贫血和低热。
▌无创肠癌基因检测的适用人群
45岁以上体检人群
粪便隐血阳性的人群
有消化道报警症状的人群(腹泻、腹痛、腹胀、便血、便秘、消瘦)
有肠癌家族史及饮食生活习惯不良的人群
因各种原因不愿意或者不能接受肠镜检查的高风险人群
结直肠肿瘤术后复查的人群
▌无创肠癌基因检测的检测流程
受检者咨询与知情同意——样本采集——样本寄送——样本接收和数据录入——基因检测——发送检测报告——报告解读与咨询——客户服务电话答疑
▌大肠癌的预防小贴士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