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湿度逐渐增大,很多细菌繁殖快,导致食物容易变质。所以,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小趣提醒大家,要注意饮食安全,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十分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呢?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林镇冠主任诊疗中(周一、周二、周四、周五上午)
夏季肠道疾病是什么?
消化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经过消化道侵入人体,引起胃肠道甚至其他系统的病变。此后,病原体又可经肠道排出体外而继续传播。医学上把这一类的疾病称为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夏季肠道传染病有哪些?
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肠炎和食物中毒等。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多有腹泻,就是"拉肚子",还有腹痛、呕吐等,还有一些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等。虽然这些疾病具有胃肠道症状这一共性,但每种疾病的又各有特点。
夏季肠道得病有何后果?
1.出现心脑血管意外
这是造成老年人急性腹泻致死的不容忽视的并发症。腹泻时体内大量水分和钠、钾、钙、镁等离子从大便中排出,水分丧失使人体处于脱水状态,此时人体中血容量减少,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并阻塞血管。冠状动脉阻塞造成心绞痛和心肌梗塞;脑血管阻塞引起缺血性中风。钠、钾、钙、镁是体内重要的阳离子,除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外,对维持神经传导功能和心跳节律具有重要的作用,缺乏时可造成严重心律紊乱和猝死。
2.造成低血糖
腹泻时,食欲通常会下降而引起食物的摄入不足,此时就需要分解体内贮藏的肝糖原以维持血糖稳定。当病人没有足够的肝糖原贮藏转化为血糖,就使得体内血糖降低,这时病人就会出现疲乏、出汗、心悸、面色苍白及晕厥等一系列低血糖症状。当血糖浓度低于3.0毫摩尔/升(正常血糖浓度为3.9~6.2毫摩尔/升)时,就会出现精神症状甚至昏迷。
夏季肠道传染病为什么会多发?
消化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盛夏时节温度高、湿度大,细菌繁殖速度加快,食物非常容易腐败变质。加上人们饮水量增加,大量喝水冲淡胃酸,同时天气炎热让人出汗多、睡眠相对不足等因素,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使病原体乘虚而入。
此外,夏季大量新鲜瓜果上市,瓜果在生长、采摘、运输、销售过程中难免会染上病原体,特别是大肠杆菌。如果未加清洗直接食用,很可能引起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冰箱里的剩饭剩菜储存时间一长,也给病菌繁殖创造了条件。
被病原菌污染的食物和水未经彻底加工灭菌,比如吃凉拌菜、喝生水,是感染伤寒、副伤寒最常见的原因。通过水源造成暴发流行的较多,主要是饮用了河水、湖水、池塘水,以及集体供水管道如自来水管破裂或消毒不严,被伤寒杆菌污染而引起暴发流行。与病人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也会造成传染,因此在照料病人时要注意个人防护。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