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手足癣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33710.html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些中医粉的小伙伴们就要说啦:切!基因测序什么的,那是西医研究的东西,和我大中医有什么关系?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中医的关键在继承传统,为往圣继绝学!阁下请不要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首先需要澄清一下,更好的题目应该是“精准医学时代,看中医药如何大显身手”,不过想想中医本来就很注重精准化和个体化,所以不换个高大上的词儿显不出本文章的特色来,顺便装一下X,也是极好的。那么“基因测序”和“精准医学”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宣布启动精准医学研究计划。学者们认为,这标志着精准医学问题已不仅仅是现代医学研究的一个研究方向,更是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精准医学的概念由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于年首次提出(是的,你没有看错,距今才五年时间!是个新东西),它是什么呢?官方的解释是:精准医学是通过整合每个个体的分子信息和临床数据,为更精确的疾病分子分类提供支撑,以提高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效益,最终实现对特定患者的特种疾病的个体化治疗。——说的通俗点,精准医学的核心就是基于个体基因组信息的个体化治疗。就是通过测你一个人的全部基因信息,然后看你哪个基因出了问题,然后再用特定的药物调整这个基因片段,然后你的病就好啦!那又有人说了,基因测序什么的,听起来这么高大上,一定很贵、很复杂,一般人测不起吧?这种一般人用不起的技术,咱们草根中医有什么可关心的,好歹咱们也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总想着只顾为奢靡腐朽的资产阶级服务吧?这位客官的政治觉悟果然很高!不过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包括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革新、生物医学分析技术的进步以及大数据分析工具的出现,已经使基因测序技术的普遍应用成为可能,咱普通老百姓也能测得起了。百度一下“基因检测多少钱”,那些骗人的广告滤过不看,就可以了解个大致情况,基因检测有全检测,有部分检测,全检测可能贵一些,而部分检测只要两三千块钱,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与普及,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最后可能会降到几百元,是不是比做一个核磁还要便宜、还要方便呢?好啦,闲话说完,接下来进入正题!请注意!在精准医学时代,基因测序技术大大普及,对咱中医是好是坏?我认为,是大大的好事!对大大的机遇!基因测序能干啥?能检测出每一个个体的所有基因片段,例如患者甲的基因信息与患者乙的基因信息,肯定不是完全相同的,肯定是有相同有不同。测出来之后怎么办?治病呀!药呢?药来啦!由于对基因的研究是个新事物,那么不同药物对于基因层面的影响就需要全部从头研究,具体见下图例。而这个药物,可以是西药、化学药,也可以是中药、中成药、固定方剂,甚至是针灸、推拿呀!一个药物放进去,对基因有什么影响,大家谁都不知道,这时候,西医药和中医药就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哦,不,其实中医是开了挂的哟!如果将基因序列的不同表现看作是中医临床上望闻问切所得的一个个症候,那么毫无疑问,现代医学又将进入一个“基因尝百草”的阶段。通过观察药物作用于人体(基因)之后的,人体(基因)出现的不同反应,来反推药物的功效和主治,或者通过观察不同病人的不同临床表现(基因表达),来对这些临床表现(基因表达)进行分门别类,辩证施治(精准治疗),这可是中医老祖宗玩了几千年的方法呀!那么,在精准医学时代,咱中医能用基因测序成果做点啥?能做的可多了!首先是对单味药的研究,观察单味药作用于人体后,对基因表达正常和异常的改变,从而推测该药物在基因的层面的作用,这是中医和西医都在做的。其次是对配伍的研究,观察药物甲和药物乙作用于人体后,分别引起的基因表达的改变,再观察两药合用时引起的基因表达的改变,观察三者基因表达改变的同与异,从而可以验证中药的七情配伍,即两药关系的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从基因层面告诉别人,1+1≠2。这是中医西医都可以做,但咱做得好的话说不定还可以拿到命名权,让西医西药合用时,也得听听咱们在基因层面的“相须相使说”。第三是对方剂的研究,经方、时方、单方、验方,都可以拿来检测一番,从基因层面看看咱们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效果。第四是对大毒、剧毒中药应用的研究,这一块在中医传统研究方法上是一块短板,但在基因层次上做研究,就不一样了,将一些大毒、剧毒的中药,作用于某一个基因模型,观察对基因表达的改变,从而为大毒、剧毒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定性、定量和安全性依据。第五,对针灸经络的研究,在解剖层面上无法观察到经络实体的存在,那么在基因层面上能否观察到呢?刺激某一穴位或刺激某一经络,其对于基因表达的改变是否是有一定规律可循呢?这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第六,中医体质的研究,相同的体质的人在基因表达上有哪些共同点,不同体质的人在基因表达上有哪些不同点,这些相同的基因表达或不同的基因表达与哪些疾病有较强的相关性。第七,量效关系研究,可以从不同剂量时对基因表达的不同改变来证实。随症加减,是否也可以随基因表达的不同而加减?至于对中医理论的在基因层面的应用和研究,对于现代医学来说,更是颠覆性的。我们知道,现代医学对于疾病的研究,多是一个病一个病的,如今的病有成千上百,那么在制作和观察疾病的基因模型时,也必然是异常复杂的,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但中医在这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中医传统的整体观念、阴阳学说、五脏学说、六经学说、八纲学说、经络学说,都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疾病,从整体上把握人体发病后的各种临床表现及变化,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基因层面的模块化改变。我们可以在整体观的基础上,运用阴阳辩证的方法,观察阴虚、阳虚等不同患者的基因表达差异,通过求同,可以验证我们我们的阴阳互根互用、相互转化、阳主阴从的理论,通过求异,我们可以验证阴阳对立制约、消长平衡的理论。我们可以通过脏腑辨证,或用或不用五行分类法,对不同脏腑的病变和同一脏腑不同证候的改变从基因层面进行定性、定位、定量,一方面便于中医在基因层面辩证论治,一方面也是中国也是中医在未来医学大潮中把握主动权的必由之路。其他的,如六经辨证、方证辩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经络辨证、体质辨证,都可以以之为依据来观察和认识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进行基因层面的定位和定性。而这个,这是中医所特有而西医所没有的认识人体的重要的方法论。但凡在某一个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医便可在下一波基因时代的“精准医学”的大潮中占据一席之地(好像这一席还不会太小哟),掌握足够强的话语权。
精准医学和基因测序作为现代医学尚未完全开发的一块荒地,中医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在其中圈一块大大的地盘,贡献出来自古老中国的力量,让传统中医药丰富的经验和绚烂的理论,在以精准医学为代表的“基因时代”,再次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其对于中医来说,不是挑战,而是大大的机遇,就看我们能否抓住它了!抓住了,到时候就是咱们说了算,咱们进行定义和命名;错过了,就只能继续被现代医学牵着鼻子走,或者是只做一个江南小朝廷,偏安一隅。咱们“新国医”平台,作为青年中医学子的重要交流平台,新国医的“新”,不仅体现在于要“发皇古义”,更是需要“融会新知”。
鄙人智浅才疏,少见多怪,偶有所得,便欣然提笔,忘情挥毫,浑不觉文笔不通,多有谬误,尚恳诸贤达批评斧正云云。补充据《人民日报》年01月11日第12版:中国科学院宣布启动该院重点部署项目“中国人群精准医学研究计划”,将在4年内完成名志愿者的DNA样本和多种表现型数据的采集,并对其中人进行深入的精准医学研究。研究包括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建立基因组健康档案及针对重要慢性病的遗传信号开展预警和干预研究等。目前,由科技部主持的中国精准医学重点专项已获准“十三五”期间优先启动。中科院基因组所率先开展的这一项目将为后续的“十三五”中一系列相关研究奠定基础。参考文献(为方便读者们阅读与理解,部分文献附了原文选段):
王海涛.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精准医学研究的探索[J].中国肿瘤临床,,17:-.
奚丽君.以半夏药对研究七情配伍对细胞代谢酶P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
原始文献未找到。天津医院的吴雄志教授及其团队经过研究,发现抗胃癌中药可能作用的靶点图,如下图(原始图片未找到,该图片来自“一路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kongq.com/cgzyy/9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