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放血疗法是以针刺某些穴位或体表小静脉而放出少量血液的治疗方法。操作时,先行皮肤常规消毒,选用三棱针或粗毫针,速刺速出,针刺入一般不宜过深,放出适量血液,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常用于中暑、头痛、咽喉肿痛、疔疮、腰痛等。
刺络放血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是《内经》时代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内经》甚至认为刺络放血是治疗疾病、祛除痛苦的第一选择。
针灸刺络放血疗法,大病小病都不怕!
1.刺络放血疗法的作用退热作用:
中医认为发热主要有两种,一为阳盛发热,一为。放血的退热作用,则适用于前一种。
因为阳气盛必然会血盛,放血可以减少血盛,从而减少了血脉中的邪热,使机体的气血趋于正常。
止痛作用: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思是内有疼痛症状的疾病,在其经脉中必有闭塞不通的地方。
放血疗法可以直接带出经脉中的瘀滞的病邪,调整闭塞的壅阻的局面,经脉畅通了,疼痛立时可止。
临床许多急性病,例如及等,应用放血疗法,能迅速收到很好的效果。
解毒作用:
中医所说的解毒作用,是指机体在病理的状况下,由于自身机能障碍不能抵抗毒邪而出现的证候,如因毒火亢盛而致的“红丝疔”,以及毒邪浸淫而生的。
放血不仅能使侵及机体的毒邪随血排出,而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血调气”的作用,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以抑制病邪扩展与再生。
泻火作用:
中医认为,火热内扰,可致多种病证,常表现为心烦不安、、肢体疼痛肿胀、急躁易怒,甚至发热、神昏、等症状。
放血疗法可以直接使火热之邪随血而泻,适用于多种热证。
消肿作用:
肿痛多由于气滞血涩,使经络瘀滞而造成的。
放血能直接排除局部经脉中瘀滞的气血与病邪,促使经脉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消肿的目的。
止痒作用:
痒是风邪存在于血脉之中的表现,故此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原则。
放血就是理血调气,使血脉流畅迫而风邪无所留存,达到祛风止痒的作用。
缓解麻木作用:
气虚不能帅血达于四末,或者血虚失于濡养,则往往出现麻木的症状。
用毫针点刺患侧肢体的穴位,使其出少量血,治疗麻木之症,是以血行气至的理论为指导的,效果较好。
镇吐作用:
急性呕吐多属炽盛或肝气横逆犯胃或食滞停留,放血能泻热平肝逆,并有疏导肠胃积滞下行的作用,故能镇吐止呕。
止泻作用:
放血治疗的范围,一般是指肠胃积滞化热而成的热泻,或者感触流行,造成清浊不分的等。
其机制是泻火降热而达到升清降浊的作用。
急救作用:
指卒然昏倒,惊厥不省人事的闭证而言。放血能改善血液循环的状况,是一种很好的有效的抢救方法。
2.刺络穴位中暑:
1.点刺中冲、委中、十宣穴。
2.点刺十宣穴、并在肘窝曲泽穴、胭窝委中穴拍打,待其血瘀后点刺。
昏迷、休克:点刺人中,十宣穴。
溺水:点刺人中、会阴穴。
煤气中毒:
1.点刺人中、大椎穴。
2.从患者肩臂向十宣穴推压,然后点刺十宣穴。
食物中毒:
先用三棱针点刺四井穴,再从患者手腕向四井穴推按顺压,使之充分出血,以血色由紫暗变淡红为度。症轻者只刺手四井穴即可,重症加刺脐周四穴(水分、阴交、肓俞),可略深,刺3~12mm;
若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呈休克状态者可深至15mm,然后用大臼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拔罐,罩住包括脐中穴在内的5个穴位,观察脐中穴充血如红桃状,脐周四穴血流成行,即可起罐。
对重度休克,神志昏迷者可配用直径0.7~0.9mm的粗针刺足三里天,刺时可沿胫骨外缘15mm处进针,由浅入深,以针尖滑刺胫骨外侧面,听之有刺骨膜声为度。
对腹痛较剧,血压偏低者,可同时肌注o.5~lml阿托品,并在腹腰部用热水袋保温,饮用温开水。本法适用于急性嗜盐菌食物中毒。
头痛:
1.点刺太阳、百会穴。
2.点刺太阳、印堂穴:额痛加攒竹穴,巅顶痛加百会、四神聪穴;眩晕、眼花耳鸣加头维穴。每穴可出血五六滴,体质壮实而头痛严重者可多至10余滴,每日或间日1次,lo次为一疗程。本方适用于高血压头痛。
感冒:
1.点刺大椎穴,然后用闪火法拔罐10~15分钟。本法适用于发热而汗不出者。
2.点刺少商、太阳穴。
3.用酒擦肺俞穴,以肤红为度,然后挑刺。
咳嗽:点刺肺俞、少商穴,然后用闪火法拔罐10~15分钟。
肺炎:点刺大椎、十宣、尺泽、委中、十二井穴。
哮喘:用手指点揉华盖,膻中穴次,然后点刺。
三叉神经痛:挑刺耳背第一条静脉。本方适用于初次起病。
面神经麻痹:
1.在患侧口腔粘膜上用小眉刀划割,使之出血。本方适宜于初病者。
2.在患侧下关、牵正、太阳、阳白四穴中,每次选1或2个穴,丛刺后再用闪火法拔罐10分钟。3日1次。
胃痛:
1.点刺足三里,膏肓穴。
2.以手蘸酒拍打痛处,肤红为度,然后挑刺最红处。
腹痛:
1.从大腿向下推按顺压,至商丘穴,点刺放血,然后下推至厉兑,点刺放血。
2.以手蘸酒拍打腘窝,待其瘀血后点刺。
胁痛:
1.用双手指尖分别顺左右胸胁间推揉,由慢渐快,由轻渐重,肤红为度,然后寻找红点点刺或挑刺出血。
2.点刺阳陵泉、窍阴穴,并丛刺疼处。
癫痫:癫痫发作时,急在会阴处寻找暗紫色条点状物,挑刺出血。
腰痛:
1.用手蘸酒拍打胭窝,肤红为度,挑刺红点。
2.丛刺压痛点,然后用闪火法拔罐(见“拔罐”疗法)10分钟。本法适用于慢性腰痛。
急性肠炎:
点刺曲泽、委中穴;呕吐者加刺金津、玉液穴。本方适用于水泻脱水者。
象皮肿:
丛刺或点刺足三里,下巨虚、阳陵泉、三阴交穴及肿胀最明显处。丛刺的手法要重,然后用闪火法拔火罐5~10分钟,放出血水后,用纱布绑腿,每天1次。
刺后须避免接触污水,溃烂处不宜用本法治疗。
破伤风:点刺大椎、人中、太冲、二间穴。
丹毒:
在红肿部丛刺,手法可略重,然后用闪火法拔罐5~10分钟(见“拔罐”疗法)每天一二次。
疔疮:点刺天宗、灵台、中枢、身柱穴,然后用闪火法拔罐10~15分钟。
瘰疬:在患者背部推擦,以出现红点为度,然后挑刺红点。每周1次。
乳痈:
1.点刺肩井穴,然后用闪火法拔罐10分
2.在背部第5至第7胸椎旁开1.5寸处寻找反应点,多数病人有形似丘疹,大小如粟粒状的红色小点。如果没有,可在患乳同侧背部找压痛点,用点刺法刺三针,呈形,然后用闪火法拔罐15~30分钟。
痔疮:点刺龈交穴。
湿疹:
1.将耳背分为上、中、下三等份,在上、中1/3交界处耳根部,可找到一根较明显的细血管,即为针刺放血点。用三棱针向耳根内侧刺,以出血为宜。
根据湿疹发生的部位,可选刺一些辅助穴位加强疗效。如上肢湿疹,加内关穴放血;下肢湿疹,加三阴交穴放血,阴陵泉穴中刺激;
全身湿疹,加内关、三阴交穴放血、百会穴中刺激。一般14天为一疗程,休息一周,再进行第二疗程。
2.丛刺病变局部,然后用闪火法拔罐10~15分钟。
神经性皮炎:挑刺耳后静脉。
风疹(荨麻疹):
1.挑刺耳后小静脉。
2.丛刺血海、曲池、三阴交、足三里穴、肺俞。
落枕:寻找压痛点,然后丛刺,再用闪火法拔罐10~15分钟。
扭挫伤:
先揉搓按摩患处几分钟,找出压痛点;再在健侧对称部位揉压,当患处痛势缓解而健侧揉压处轻微疼痛时,可在患处点刺3~5分钟。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
1.点刺合谷、耳尖、百会穴。
2.挑刺耳背第二条静脉。
3.点刺临沛,颊车穴。
百日咳:点刺或挑刺四缝穴。
小儿发热:
1.点刺手十丹穴。
2.点刺或挑刺四缝穴。
急惊风:点刺人中、十宣、涌泉穴。
疳积:点刺或挑刺四缝、鱼际穴。
小儿哮喘:点刺或挑刺四缝穴。
小儿口疮:点刺四缝穴,用三棱针点刺,刺入皮下后,迅速捻转一周。
鹅口疮:点刺口腔溃疡面,用刺出之血涂抹溃疡面,并全部遮盖。
麦粒肿:
1.点刺大椎穴,然后用闪火法拔罐10~15分钟(见“拔罐”疗法)。
2.挑刺耳背小静脉。
3.在背部第5胸椎旁开3寸处为麦粒肿穴,挑刺出血。
角膜溃疡:点刺耳尖、太阳穴,将刺出的血滴入患目内。
目翳:
1.点刺大敦穴,然后从膝部向大敦推揉。
2.点刺睛明、太阳穴。
暴发火眼(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1.用头部圆钝光滑的小棒在双耳垂均匀划压,测出相互对称的压痛点,压痛点常呈粟粒大小的结节状,与周围皮肤略异。
如果测不出,可以用双耳垂的眼区代替,点刺后轻轻挤压出血,每穴出3~5滴,症重7~8滴,特重10滴。如果红肿痛甚,兼恶寒发热,全身不适,加点刺太阳穴;
如果眼球特别红肿,剧痛难忍,白眼睛呈点片状溢血,再加点刺攒竹穴,同时用o.25%氯霉素眼药点眼,每天3或4次。
2.点刺耳尖,挑刺耳后小静脉。
急性扁桃体炎:
1.点刺少商、商阳、关冲穴。并配合毫针针刺天容、合谷,或内庭、曲池穴。
2.点刺少商、商阳、尺泽、曲池穴。
3.点刺耳尖,挑刺耳背小静脉。
牙痛:
1.丛刺列缺穴,然后揉推15分钟。
2.挑刺耳后小静脉。
3.点刺商阳、下关穴,然后在下关穴用闪火法拔罐5~10分钟。
眩晕:
用划割法。在耳背后小静脉处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刮脸刀片划割,将小静脉划破,放血,再用胶布粘贴。
顽癣:
用划割法。在耳前面耳脊与耳廓之间的沟中,有小细血管,局部消毒,用消毒刮脸刀片刮破放血,然后用胶布粘贴刀口,20~30天划割1次,顽癣须划割多次。
注:本文操作均属医疗行为,非医护人员,请勿自行操作!
落藏针法之放血疗法
“落藏之刺络放血”是在落藏、经络理论指导下,通过浮络点刺、浅静脉穿刺、深静脉穿刺三层刺络放血与舌下排栓技术,调整人体气血转输与阴阳平衡,从而治疗全身各系统疾病的一种特效放血技术。
静脉曲张放血视频
李松芝肘部放血实操演示视频疗法优势
落藏刺络有什么特色?
安全!
易学!
干净卫生!
易控血量!
直达病灶!
适应症广泛!
疗效可靠!
我们的承诺!
当场让没有摸过针的老师掌握
高难度放血技术操作!
当场让没有治疗思路的老师遇到任何疾病
都能知道在哪放血!
治疗范围
1)疼痛科: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鼠标手、腱鞘炎、腰椎病、关节炎
2)内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荨麻疹、痛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脂肪肝、肝硬化
3)儿科:湿疹、哮喘、呼吸道感染、过敏、鼻炎、发育迟缓、厌食症、多动症、小儿脑瘫
4)消化科:腹泻、便秘、胃肠炎、腹胀、肠梗阻
5)呼吸科:支气管炎、哮喘、嗅觉异常、过敏性鼻炎
6)神经科:偏瘫、面瘫、中风后遗症、癫痫、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
7)睡眠科:入睡困难、早醒、多梦、梦魇
8)眼科:近视眼、视神经萎缩、黄斑病变、青光眼、白内障
9)女科:子宫肌瘤、乳腺病、痛经、月经不调、闭经、不孕不育、妇科炎症、阴痒
10)男科:阳痿、早泄、前列腺肥大
11)情志科:更年期综合征、忧郁症、学习障碍
12)美容科:减肥塑形、丰胸、痤疮、黄褐斑、脱发、早白发
放血原理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循环通畅,灌注于各个组织器官,就会使机体得到供给充足。如果血流减慢瘀滞,就会产生疼痛甚至疾病。刺络放血主要是调节人体血液循环,平衡人体内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落藏刺络有何特色?
落藏刺络是在落藏理论指导下的放血疗法,传承宗筋疗法创始人周嘉荣先生的理论思路,通过落藏理论进行选穴,彻底解决学员放血不知道放哪儿的困惑,经理论指导后疗效显著、直达病所、立竿见影!
中西合璧,用中医的理论思想指导西医的操作手法,操作简单易学易掌握,有无基础均可当场学会,而且操作安全卫生,不会出现传统放血疗法一地狼藉的现场另本次培训更有特色手法深静脉放血(目前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让您一起步就成为同行业的高手!
放血除讲究选穴准之外,还需要掌握放血量的多少,通过本次学习可使您轻松掌握放血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落藏疗法的原理
黄帝内经讲,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想要治病效果好,就必须得找到病根,落藏理论就是寻找病根的临床思维。因为一切疾病源于五脏,落藏理论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落藏理论融合了黄帝内经中的多种理论,比如脏腑功能、经络、病机十九条、八虚理论、子午流注等,让中医思想变得简明易懂,变得实用。
疗法认识
什么是浅中深三层放血?
清代名医叶天士先生,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多次提及“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而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与病邪的滞留,在人体中沉积的层次也会逐渐加深。
此时传统的点刺拔罐放血技术就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而由此诞生了浅静脉和深静脉刺络放血技术,可以将人体深层阴络中的血毒释放到体外,起到直达病灶、针到病除的关键作用!
舌下排栓有什么好处?心系于舌,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心血上荣于舌。心主神明,舌体的运动又受心神的支配。
肝络于舌,肝藏血、主筋,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脾连于舌,舌为脾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肺根于舌,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肾夹于舌,肾藏精,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
故舌为五脏之外候,与人体各个系统的机能都有密切联系,通过调理舌下络脉的气血即可调理五脏的气血转输与阴阳平衡!
其可治疗与缓解的疾病种类数不胜数,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更是众人皆知!
操作有没有危险
放血疗法的安全关键所在就是放血量,落藏刺络疗法在治疗时出血量严格控制不超过全血量的10%,对人体是无害的,在一般情况下出血量都控制在ml以下低于献血者抽取的血量,对人体无任何不适反应。
授课信息
授课内容
第一天:放血疗法概述、浮络点刺的操作与注意事项、浅静脉穿刺的操作与注意事项、深静脉穿刺的操作与注意事项。
第二天:舌下排栓的操作与注意事项、落藏理论在刺络放血中的临床应用、常用经验放血效穴。
李松芝落脏针法放血疗法的几个重要依据
授课老师
李松芝,执业医师、主任医师,曾执业于黑医院(三甲),现致力于传承与传播中国传统医学与文化。李松芝老师自
年开始从事医疗行业工作,0年开始跟随特效腹针专家郑怀玉老师学习并应用腹针,8年跟随周嘉荣老师学习宗筋疗法,深受启发,并将宗筋的落藏理论应用到腹针当中,获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年开始在中国针灸推拿协会教学授课,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与所得无私的传播给社会。授课内容包括:落藏刺络疗法临床研修班;落藏腹针疗法临床研修班。
开课通知李松芝老师将于
09月24日—09月26日
(24日报到)北京开课啦!
研修费:3元,元
咨询电话
寇主任:手机
医院
国粹中医
佛法智慧
修行人生」免费领资料
报名专线
寇主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