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
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
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及需手法辅助排便。
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
老年人便秘的相关因素
但是,我们会发现,很多老年人的确存在便秘问题。研究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发生率为4%~6%,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慢性便秘发生率可达22%。
老年人出现便秘的几率更高,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
NO.1
生理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器官功能也开始下降,老年人可能面临着很多身体机能的变化。比如老年人会出现咀嚼功能下降,味觉功能减退,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功能减弱,腹壁和盆底肌肉收缩无力,每日摄入饮食量和膳食纤维量减少,饮水量减少等。
NO.2
病理因素
老年人患有的躯体疾病较多,如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痔疮、腹壁疝等肠道疾病;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等。以上均为常见的导致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器质性疾病。
NO.3
药物因素
老年人常患慢性疾病,药物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而一些药物可导致便秘,如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呋塞米等利尿剂,苯海拉明等抗胆碱药。
便秘可能的危害有哪些?
大家可能会问,便秘既然在老年人中非常常见,那是不是就是正常现象,我们可以不管吗?
答案当然是,不可以!因为便秘会带来很多危害,包括,
?加重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常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便秘时排便费时费力,腹压增高、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易诱发脑出血、心绞痛、心梗而危及生命,同时也增加了跌倒风险
?可能导致“粪石性”肠梗阻、肠壁溃疡、肠穿孔
?可能诱发或加重腹壁疝
?增加结肠癌的风险
?会诱发或加重痔疮、直肠脱垂
?会诱发憩室病和憩室炎
?……
老年人便秘的居家护理
如何改善老年人便秘,我们建议以生活方式的调整为基础:
NO.1
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纠正不合理
的饮食习惯
保证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25g/天),多吃蔬菜、粗粮等,血糖血脂无异常的老人可多吃水果及含脂类较丰富的食物如芝麻、蜂蜜等,以帮助润滑肠道。尽量避免浓茶、咖啡等辛辣刺激食物。
NO.2
足够的水分摄入
养成定时和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在感到口渴时才饮水,肾功能正常的老人每天的饮水量以~ml为宜。
NO.3
合理的运动
形式不限,以安全(不跌倒)、不感觉劳累为原则,避免久坐或长时间卧床。对于肢体活动受限的老人,可以通过腹部按摩等被动活动促进肠蠕动,即便是坐起都可能是有益处的。
NO.4
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利用生理规律建立排便反射,定时排便,结肠活动在晨醒、餐后最为活跃,可尝试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避免看手机、报纸等,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如果调整生活方式仍无法改善便秘,可向专业医生咨询是否可以使用药物帮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