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艰难梭菌(clostridiumdifficile,CD)的简介
艰难梭菌又称为难辨梭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是梭菌属的一种专性厌氧菌,对氧十分敏感,很难分离培养,故得名。艰难梭菌是一种革兰阳性芽孢杆菌,菌体(1.3~1.6)μm×(3.6~6.4)μm,有鞭毛,近端至颈端有卵圆形芽孢,无荚膜,专性厌氧生长,是人类肠道正常菌群。艰难梭菌发现于年,但直到年发现本菌与临床长期使用某些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头孢霉素、红霉素、氯林可霉素等)引起的伪膜性肠炎有关,方被重视。
2.艰难梭菌感染(clostrudiumdifficileinfection,CDI)的高危因素
(1)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院内艰难梭菌感染的主要原因。抗生素可以抑制正常的肠道微生物,为CD的繁殖提供“便利”,是CDI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将抗生素使用后继发难辨梭菌感染的危险分级,其中高危组抗生素有克林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中危组有青霉素和第一、第二、第四头孢菌素、卡巴培南类、大环内酯类、甲氧苄啶-磺胺异甲噁唑;低危组有甲硝唑、四环素、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无风险组有磺胺类、呋喃妥因、利奈唑胺。
(2)高龄是CDI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欧洲发达国家获得性CDI患者平均年龄大于65岁,我国东部地区CDI患者平均年龄为55岁。高龄患者由于肠道免疫功能减退,肠道微生态容易发生紊乱,因此更易感染CD。
(3)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PPI)。年Roughead等的meta分析显示PPI是CDI的一个可控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在治疗有此危险因素的CDI时应考虑PPI对CDI的影响。目前,PPI引起艰难梭菌感染率升高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多种因素均可影响此过程,包括①胃pH的改变引起细菌过度生长。PPI可抑制胃酸分泌,引起胃内pH升高,导致机体防御机制减弱,使艰难梭菌得以在胃肠道内存活。②胃pH的改变对艰难梭菌芽孢生存的影响。接受PPI治疗的患者胃内pH升高,无法产生足够的反应活性氧自由基抑制艰难梭菌芽孢增殖,从而导致胃内细菌数量增加。③PPI增强梭状杆菌的毒性。④PPI与中性粒细胞活性。PPI使中性粒细胞活化过程受到抑制,进而抑制了中性粒细胞的杀菌作用,利于艰难梭菌的生长。
(4)其他。近年来研究发现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低下、糖尿病、肾功能衰竭、胃肠手术、管饲、肠道准备、营养不良、炎症性肠病(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尤以胃肠手术后合并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患者发生风险最高。
3.艰难梭菌感染的临床症状
CDI常见临床表现为腹泻,大多数呈水样泻,部分可有脓血便,可伴有腹痛、发热、里急后重等。重症患者可导致严重腹泻、伪膜性肠炎、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甚至死亡。其严重程度评判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WBC≥15×/L)或血肌酐(SCr≥1.5mg/dl)则为重度CDI;如合并低血压、休克、中毒性巨结肠等则为爆发型CDI。
4.艰难梭菌的治疗
无症状的携带者不推荐治疗。诊断CDI后首要治疗为停用相关抗生素,并进行抗CDI治疗。治疗CDI方案选择主要应该考虑3个方面:临床类型、严重程度和既往治疗效果。
(1)非重度CDI
年IDSA指南推荐,非重度CDI治疗首选万古霉素(mg,口服,每日4次,疗程10天)或非达霉素(mg,口服,每日2次,疗程10天),如果前述两种药物无法获得,可选甲硝唑(mg,口服,每日3次,疗程10天)。结合我国国情,万古霉素价格昂贵且可能增加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产生,非达霉素尚未广泛进入市场,故而甲硝唑仍具有一定临床优势,需结合患者病情和经济实力综合考虑。
(2)重度CDI
首选万古霉素治疗,如有条件也可选择非达霉素;对于部分复杂患者可联合万古霉素灌肠,或联用甲硝唑静脉治疗(mg/次,每8小时静脉滴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mg/kg)的保守免疫疗法可用于对其他疗法不敏感的患者。
(3)爆发型CDI
对爆发型CDI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密切监测并维持生命体征,警惕休克、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需考虑手术:①需要血管加压维持的患者;②脓毒症或器官(肾或肺)衰竭患者;③合并肠穿孔患者;④中毒性巨结肠患者;⑤复杂性CDI规范治疗5天后仍无明显效果。
(4)复发性CDI
首次复发的治疗方案取决于初次治疗,如初次治疗为甲硝唑,则复发可选择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延长疗法;如初次治疗采用万古霉素,则复发时建议非达霉素的治疗。(注:万古霉素延长疗法的用法为mg,口服,每日4次,疗程10-14天→mg,口服,每日2次,疗程1周→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周→mg,口服,隔日1次,疗程2-8周)多次复发的患者,则建议万古霉素延长疗法加利福昔明治疗,或非达霉素,或粪菌移植疗法,其中指南推荐粪菌移植疗法用于复发3次及以上的CDI。
表艰难梭菌感染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案汇总表
临床症状分级
临床症状
实验指标
治疗方案
非重度CDI
腹泻,大多数呈水样泻,部分可有脓血便,可伴有腹痛、发热、里急后重等。
白细胞(WBC)≤15×/L或血肌酐(SCr)≤1.5mg/dl
万古霉素(mg,口服,每日4次,疗程10天)或非达霉素(mg,口服,每日2次,疗程10天)如果前述两种药物无法获得,可选甲硝唑(mg,口服,每日3次,疗程10天)。
重度CDI
严重腹泻、伪膜性肠炎、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甚至死亡。
白细胞(WBC)≥15×/L或血肌酐(SCr)≥1.5mg/dl
首选万古霉素治疗,如有条件也可选择非达霉素;对于部分复杂患者可联合万古霉素灌肠,或联用甲硝唑静脉治疗(mg/次,每8小时静脉滴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mg/kg)的保守免疫疗法可用于对其他疗法不敏感的患者。
爆发型CDI
重度CDI合并低血压、休克、中毒性巨结肠。
白细胞(WBC)≥15×/L或血肌酐(SCr)≥1.5mg/dl
万古霉素(mg,口服或胃管,每日4次),口服给药受限或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可给予万古霉素mg(溶于ml生理盐水)直肠保留灌肠每6h一次,配伍甲硝唑mg,静脉输注,每8h一次除药物治疗外,应考虑手术。
首次复发性CDI
如初次治疗为甲硝唑,则复发可选择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延长疗法;如初次治疗采用万古霉素,则复发时建议非达霉素的治疗。
多次复发性CDI
万古霉素延长疗法+利福昔明治疗,或非达霉素,或粪菌移植疗法
5.艰难梭菌的预防
CD作为抗生素相关腹泻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带来严重公共卫生负担,增加住院腹泻患者死亡率。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抗生素,临床工作中应最大限度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和治疗持续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用肥皂洗手,注意环境消毒。
参考文献
1.ABX指南
2.JinD,LuoY,HuangC,etal.MolecularepidemiologyofClostridiumdifficileinfectioninhospitalizedpatientsineasternChina[J].JClinMicrobiol,7,55(3):-.
3.RougheadEE,ChanEW,ChoiNK,etal.ProtonpumpinhibitorsandriskofClostridiumdifficileinfection:amulti-countrystudyusingsequencesymmetryanalysis[J].ExpertOpinDrugSaf,,15(12):-.
4.McDonaldLC,GerdingDN,JohnsonS,,etal.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ClostridiumdifficileInfectioninAdultsandChildren:Updatebythe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America(IDSA)andSocietyforHealthcareEpidemiologyofAmerica(SHEA).[J].ClinInfectDis.,66(7):-.
5.徐英春,张曼.中国成人艰难梭菌感染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协和医学杂志》,,8(2):-.
6.金梦,杨红.艰难梭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药物治疗进展[J].《临床荟萃》,,33(5):-.
7.牛晨,涂悦,刘洋.质子泵抑制剂与艰难梭菌院内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40(18):-.
杨丽萍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