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肠梗阻表现
肠梗阻原因
肠梗阻饮食
肠梗阻症状
结肠梗阻
恶性肠梗阻

重点归纳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肠梗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重点归纳:肠梗阻

一、按梗阻发生的基本病因分类

1.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

(1)粘连性肠梗阻:常在腹腔内手术后发生。

(2)肠扭转:小肠扭转多见于青壮年,常在饱食后剧烈运动而发病,应及时手术复位。

(3)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内的儿童,伴有呕吐和果酱样血便。早期可用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

2.动力性肠梗阻:肠壁功能紊乱导致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

3.血运性肠梗阻:使肠管血运障碍。

4、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类: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

5、按梗阻发生的基本病因可分为

(1)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由于肠腔堵塞(如蛔虫团、粪石堵塞)、肠壁病变(如肿瘤)、肠管受压(如肠粘连、疝嵌顿)等原因引起肠腔狭窄,使肠内容物通过发生障碍。

1)粘连性肠梗阻:常在腹腔内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等引起肠粘连的基础上,由于肠功能紊乱、饮食不当、剧烈活动、体位突然改变等因素诱发肠梗阻的发生,临床上有典型的机械性肠梗阻表现。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期间需严密观察病情,若症状加重或有肠绞窄表现,应及时手术治疗。

2)肠扭转:肠扭转是一段肠袢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致的闭袢性肠梗阻。小肠扭转多见于青壮年,常在饱食后剧烈运动时而发病。表现为突发脐周剧烈绞痛,常牵涉至腰背痛,频繁呕吐,腹胀不对称,病人早期即可发生休克。腹部检查有时可扪及压痛的扩张肠袢,腹部X线检查可见空肠和回肠换位或“假瘤征”等影像特点。因肠扭转极易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故应及时手术治疗。

3)肠套叠: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腔内称为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内的儿童,以回肠末端套入结肠最多见,常为突然发作剧烈的阵发性腹痛,伴有呕吐和果酱样血便,腹部可扪及腊肠形肿块,并有压痛。X线空气或钡剂灌肠检查,可见到空气或钡剂在套叠远端受阻呈“杯口状”阴影。早期可用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如复位不成功,或病期已超过48小时,或出现肠坏死、肠穿孔,应及时手术治疗。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腹痛:

机械性肠梗阻的特点为阵发性剧烈腹痛;

绞窄性肠梗阻的表现为腹痛发作间隙时间缩短,呈持续性剧烈腹痛伴阵发性加重;

麻痹性肠梗阻呈持续性胀痛。

2.呕吐:

高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呕吐物主要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

低位肠梗阻时呕吐迟而少,呕吐物为粪样;

麻痹性肠梗阻是呕吐呈溢出性;

若呕吐物为棕褐色或血性,表明肠管有血运障碍。

3.腹胀:

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

低位肠梗阻腹胀明显;

麻痹性肠梗阻为均匀性腹胀;

绞窄性肠梗阻:腹胀不对称为特征。

4.停止排气排便:

不完全性肠梗阻可有多次少量的排气、排便;

绞窄性肠梗阻,可排出血性黏液样粪便。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因肠梗阻病人出现脱水、血液浓缩时可出现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升高,尿比重增高。绞窄性肠梗阻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明显增高,呕吐物和粪便检查,可有大量红细胞或隐血试验阳性。肠梗阻晚期可出现血气分析和血清电解质的变化。

2.X线检查:一般梗阻发生4~6小时后,立位或侧卧位腹部平片可见多个阶梯状排列的气液平面。绞窄性肠梗阻可见孤立、突出胀大的肠袢,且不受体位、时间的影响或有假肿瘤阴影。

三、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方法:禁饮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纠正体液失调、防治感染和中毒。

四、护理措施

(一)、维持体液平衡

1.合理输液并记录出入量

2.营养支持

(二)、有效缓解疼痛

1.禁食、胃肠减压:清除肠腔内积气积液,有效缓解腹胀腹痛。

2.腹部按摩:可适当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

3.应用解痉制剂:如阿托品肌注。

(三)、维持体温正常

(四)、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1.吸入性肺炎

(1)预防:呕吐时协助做起或将头偏向一侧。

(2)观察:有无呛咳、咳嗽、咳痰、胸痛、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

(3)护理:给予抗菌素、协助翻身叩背、雾化吸入等措施。

2.腹腔感染及肠瘘

(1)避免感染:注意保持腹腔引流通畅,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2)营养:根据病人情况合理补充营养。

(3)观察:病人术后腹痛、腹胀症状是否改善、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等。若腹腔引流管周围流出液体带粪臭味,同时病人出现局部或弥漫性腹膜炎症状,应警惕腹内感染及肠瘘的可能。

3.肠粘连

(1)术后早期活动(2)密切观察病情

长按







































白癜风治疗多少钱
甲氧沙林搽剂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kongq.com/cgzyy/292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