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肠梗阻表现
肠梗阻原因
肠梗阻饮食
肠梗阻症状
结肠梗阻
恶性肠梗阻

外科疾病的艾灸治疗肠梗阻

肠梗阻

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指肠内容物不能通过肠道的一种急性病证。此病病势重,发展快,病情复杂多变,临床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2类。前者可由肠麻痹或肠痉挛等病因诱发,后者可因蛔虫、食积、肠壁或腹腔肿瘤、肠套叠等病因所致。本病属中医“肠结”“腹痛”“关格”等范畴,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胃肠气机阻滞、腑气不通所致。治疗原则为消食导滞,疏通肠腑。

[常用艾灸处方]

①天枢、大横、关元、上巨虚、下巨虚;

②大肠俞、小肠俞、三焦俞、合谷、支沟。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大横: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下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专家提示

●本病为急性病,所以在非手术疗法治疗过程中,需严密监视患者病情,以免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手术时机。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支沟: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三焦俞: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小肠俞: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1骶后孔。

[具体艾灸方法]

①天枢:用隔姜灸或温针灸,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直至患者自觉胃肠蠕动、排气、腹部松弛等,梗阻症状缓解时止。

②大横:用隔姜灸或温针灸,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直至患者自觉胃肠蠕动、排气、腹部松弛等,梗阻症状缓解时止。

③关元:用隔姜灸或温针灸,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直至患者自觉胃肠蠕动、排气、腹部松弛等,梗阻症状缓解时止。

④上巨虚:用隔姜灸或温针灸,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直至患者自觉胃肠蠕动、排气、腹部松弛等,梗阻症状缓解时止。

⑤下巨虚:用隔姜灸或温针灸,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直至患者自觉胃肠蠕动、排气、腹部松弛等,梗阻症状缓解时止。

⑥大肠俞:用隔姜灸或温针灸,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直至患者自觉胃肠蠕动、排气、腹部松弛等,梗阻症状缓解时止。

⑦小肠俞:用隔姜灸或温针灸,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直至患者自觉胃肠蠕动、排气、腹部松弛等,梗阻症状缓解时止。

⑧三焦俞:用隔姜灸或温针灸,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直至患者自觉胃肠蠕动、排气、腹部松弛等,梗阻症状缓解时止。

⑨合谷:用隔姜灸或温针灸,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直至患者自觉胃肠蠕动、排气、腹部松弛等,梗阻症状缓解时止。

⑩支沟:用隔姜灸或温针灸,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直至患者自觉胃肠蠕动、排气、腹部松弛等,梗阻症状缓解时止。

注:①~⑤和⑥~⑩2组可交替使用。

扫描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副作用都有哪些
白殿疯是怎样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kongq.com/cgzys/44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