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丨看法丨做法丨活法
让医圈拥有温度,让生活拥有希望
医圈
第一期肠套叠
前不久,医院小儿外科收治了一个8月的小宝,因为呕吐,腹胀,医院就诊,超声诊断为肠套叠。收住院后,医生联系放射科在X线监视下行空气灌肠2次均未成功,小儿外科医生为小宝实施了腹腔镜微创手术,医生在小宝肚子上打了三个小孔,用两把钳子伸到腹腔将套叠的肠管成功拉开,庆幸的是小宝的肠管颜色稍红肿,还没有坏死,术后恢复非常顺利,不到5天就出院啦。
滑动查看腹腔镜手术
真不敢想象一个八个月大的宝宝要经历这么多,他真的只是个宝宝呀。
不禁要问
问题一、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及其相应的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多为回肠套入结肠,是婴幼儿常见急腹症之一。
问题二、发病率?
急性肠套叠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的疾病,1岁以内多见(注:尤其以4-10月婴儿最多见,可能是由于一般4-10月婴儿开始添加辅食,这个时候对其肠道是新的刺激,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从而诱发肠套叠),2岁以后岁年龄增长发病率减少,男孩多于女孩,2-3:1。
四季均可发病,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感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关。
问题三、病因?
肠套叠的病因多为特发性,病因不清,可能跟饮食改变、回盲部游离活动性大、病毒感染、肠痉挛等有关。儿童肠套叠(3岁以后)可能有器质性病变,如憩室、肠重复急性、息肉等。
情形一:
4-10月添加辅食------婴幼儿肠道不能立即适应所改变食物的刺激,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肠套叠
因此提醒广大妈妈:添加辅食要逐步缓慢添加,遵从“少量、简单”的原则,最好一种一种的添加,由单一到混合,不可频繁更换食物和奶粉。
情形二:
病毒感染-------引起腹泻病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引起肠道异常蠕动或逆蠕动-------导致肠套叠
问题四、临床表现
1、阵发性哭闹
2、腹部包块
3、果酱样血便
注:部分患儿临床症状不典型,仅表现为呕吐和精神差。
问题五、不及时就诊的后果?
呕吐导致体液和电解质丢失,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套叠时间较长会引起肠坏死,腹膜炎,严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
在特定的年龄(1岁以内),出现的临床症状(呕吐、哭闹、腹部包块、果酱样血便),均需要及时就诊。
腹部超声即可诊断此病
问题六、治疗?
诊断明确的肠套叠,发病时间在48小时以内,孩子的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可以采取空气灌肠复位术,成功率达90%以上。
X线监视下
自动化空气灌肠整复仪器
空气灌肠
部分未灌通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发病时间长(超过2天),一般情况差,全身情况显著不良,高度腹胀、等均需要手术治疗。
下图滑动可查看手术照片,慎点!!!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附:
肠套叠致肠坏死重症患儿成功获救
新时代的亲民“三甲”医院
暑期医院小儿外科手术预约通知
文中内容、手术图片均由杨医生(点击查看详情)提供,特此感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