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溃疡病是番茄生产中非常具有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之一,尤其是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发生更为严重。感染植株或果实时主要是通过伤口侵入,也可从气孔或果实表面直接侵入。而在番茄生长期内,温暖潮湿,多阴雨天气或长时间结露有利于发病,发病后偏施氮肥或大水漫灌,都会导致病害蔓延。番茄溃疡病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典型症状。
一、
番茄溃疡病的典型症状与发病原因
症状一:植株发生全株性失水萎蔫、枯萎,随病情发展,维管束逐渐变褐坏死、植株茎秆开裂,呈溃疡状。
形成原因:该症状主要是病原菌通过种子或伤口侵染引起。
由带菌种子发育形成的幼苗,潜伏侵染。幼苗一旦感病,则会迅速的枯萎、死亡。
潜伏感染的幼苗在成株期发病或病原菌通过机械伤口直接侵入维管束时,植株则会逐渐萎蔫、枯萎。
有时是单侧小叶先萎蔫,最终整个叶片枯死;随着病原菌从木质部传播到临近韧皮部和薄壁细胞,茎秆和叶柄的下侧出现淡黄色至褐色的条纹,随病情发展,条纹逐渐变黑、裂开,髓部和表皮层大量坏死。
症状二:叶片边缘变褐坏死,病健交界处褪绿变黄,植株似“火烧”状。
形成原因:该症状主要是在成株期发生。病原菌经过传播后,可从叶表面的气孔、水孔、毛状体以及伤口进入叶片而导致边缘坏死。
症状三:果实表面产生边缘乳白色中央粉色至棕褐色的近圆形病斑,随病情加重,病斑中央木栓化突起且易连成片,表皮粗糙。
形成原因:该症状一般发生在绿色果实上,病原菌从果面侵入,通过果实上的具腺和非具腺毛状体进入果实。随着果实开始生长,毛状体脱落而露出毛状体基部孔口,病原菌从该点进入、侵染果实。此外,病原菌也可通过伤口进入果实而引起“鸟眼”斑。
二、
番茄溃疡病综合防控措施
1.种子处理
对番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杜绝初侵染源。可用0.01%的醋酸浸种24小时,或选用0.5%次氯酸钠溶液浸种20分钟,然后清水洗净并晾干后再进行播种;或者在38℃热水中浸泡5分钟使种子预热,然后在53~55℃的条件下浸泡20~25分钟不断搅拌,要控制好温度,温度过高会影响出芽率,取出种子在21~24℃下晾干,催芽后播种。
2.田间管理措施
合理密植,减少枝叶摩擦,阻止病原菌的传播;及时通风,防止田间湿度过大,造成病害流行;早上叶片湿度大、露水多时,不要进行整枝、采摘等农事操作,避免病菌粘附在操作人员的身体或操作工具上进行传播。
3.药剂防治
田间一旦发现病害,立即喷施细菌性杀菌剂进行防治。可选用20%络氨酮水剂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田间施药时,应注意将铜制剂与其他药剂尽量轮换使用。
寻找行业精英,共创美好明天
识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