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一直很健康的宝宝突然大哭,平时一抱起来或者喂喂奶就会平息的宝宝,这时怎么哄也没有用,也拒绝吃东西,安静一会之后又突然大哭起来,这样周而复始,直到开始呕吐和便血,家长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是肠套叠的症状,幸医院普外一科医生及时手术,挽救了孩子。
紧急手术,3个月大的宝宝转危为安
12日晚上8时30分左右,
一个年轻的父亲抱着才10个多月大的宝宝
慌慌张张地来到市妇幼保健院门诊部。
“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
值班医生查看发现,小家伙精神萎靡、脱水貌,询问家长得知,孩子上午就开始哭闹、呕吐,家长以为是孩子着凉了,医院开了点药,可是孩子还是哭闹不停,也不吃东西,下午5点多的时候拉出了像红色果酱一样的大便。感觉情况严重,家长赶紧将孩子送到医院。
医院迅速启动急诊绿色通道,值班医生江桃住院医师全程陪同患儿完善检查,经过相关检查,考虑肠套叠,合并有肺炎、肠憩室、肠系膜淋巴结炎。情况危急,立即为患儿进行空气灌肠,但由于肠套叠时间较长,空气灌肠效果不佳。“马上手术。”患儿在急诊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证实末端回肠套入远端小肠在再复套入结肠20cm。术中行坏死肠管切除+肠吻合。因患儿只有3个多月大,肠管只有小指母粗细,吻合异常艰难,在普外一科雷跃华主刀医生的带领下,团队顺利完成吻合。经过2个小时紧张的手术,患儿套叠的肠管成功复位,坏死的肠管被切除,深夜12时许,手术顺利完成。
以下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快速滑过……
↓↓↓
↓↓↓
↓↓↓
↓↓↓
↓↓↓
↓↓↓
↓↓↓
↓↓↓
↓↓↓
↓↓↓
↓↓↓
↓↓↓
经过医护人员一夜的观察和护理,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在大家的细心照护下,3天后患儿就可以经口流质饮食,肛门正常排便。术后10天,患儿顺利出院。看着孩子恢复了往日的神采,家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雷跃华副主任医师介绍,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疾病,我们科室每年接诊的肠套叠患儿有上百例,常见于1岁左右的幼儿,并且近年发病年龄越来越小。患儿中大多数能在发病初期就诊,通过空气灌肠术进行复位治疗,但是仍有少部分幼儿因耽误时间过长,错过了空气灌肠的治疗时机,最后只有通过手术进行复位。
肠套叠典型症状:腹痛、便血、肿块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简单来说就是一段肠子跑到相连的肠子里面去了,并被外侧的肠子捆紧,而造成食物和血液无法畅流。急性肠套叠多见于婴儿期,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目前肠套叠的发生原因尚不清楚。
肠套叠发作起来孩子常常无比痛苦,
家长看了非常心疼,
幼小的孩子又无法准确表达,
那么家长要怎样判断到底是不是肠套叠呢?
专家介绍,肠套叠有三大典型症状:
第一是急性阵发型腹痛。为早期出现的症状,其特点是平素健康的婴儿无任何诱因而突然发生剧烈的有规律的阵发性腹痛。患儿表现阵发性哭闹不安、屈腿、面色苍白,每次发作约10~20分钟,以后安静入睡,或玩耍如常,约数十分钟后又突然发作,其症状如前。
第二个症状是血便。此症状多于病后6~12小时出现,是本病特征之一,常为暗红色果酱样便,亦可为新鲜血便或血水,一般无臭味。
第三个症状是腹部肿块。腹部肿块是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腹部体征,在两次哭闹的间歇期如果检查腹部,就能在右上腹肝下触及到腊肠样、稍微活动并有轻压痛的包块。肠套叠的其他症状包括呕吐、阵发性哭闹不安、拒乳、拒拍、拒抱、嗜睡,甚至休克或腹膜炎征象。
普外一科雷跃华副主任医师提醒,肠套叠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套入的肠管发生缺血坏死,最后导致肠穿孔,弥漫性的腹膜炎,甚至危及到小孩的生命。如果小孩出现腹痛、呕吐,或者便血的情况要及时就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dc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