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放屁,这是一个身不由己的事情,在电梯、在开会、在人多的时候......当你有屁要放的时候,你忍,再忍,继续忍,“噗——”的一声,犹如一个被拔掉的瓶塞,好响亮的一个屁!周围的人迅速捂住口鼻四处查找罪恶之源。一阵尴尬脸红,此时此刻你是不是好尴尬,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
屁的产生,吃的食物,有些未被分解。未被分解的部分,包含纤维和糖类,就成为大肠菌的食物。大肠菌饱餐后就会排气,这些气体在体内累积,造成一股气压。当压力太大时,就会被排挤出体外,形成了屁。屁的产生来自三个途径:吞咽食物时,空气随之进入消化道;肠道中食物经细菌发酵产生的气体;血液中气体渗入到肠道内。
在医学上,屁常作为衡量胃肠功能好坏的一种“测试气球”。如果人们频频放屁,常常是大便的前奏曲,若几天一直不放屁,不拉屎,阵阵腹痛,则往往是肠梗阻之兆,应尽早诊治。如果屁奇臭难闻,往往是消化不良,或进食了过多的肉类食品,这时就需要节食和服用助消化药物。
人每天约有7~10升气体进入肠道,但大部分被肠壁的血管所吸收,从肠道排出的大约有0.5升。屁是身体排放的废气,成分最多的是氮气,占80%左右;其次是二氧化碳,占2%至19%;还有氢、甲烷、氧等。上述物质中,无臭气的气体占99%。此外,消化不良者因食物在胃肠分解缓慢,也会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分次排出,虽然不“响”,但都很臭。
放屁过多,与吃了过多的淀粉类食物有关,如甜食、红薯、土豆等。多吃面食的人放屁也多,这类食物使肠腔产气过多,导致放屁增多,粪便量加大。此时应当减少淀粉类食物,增加蛋白质、蔬菜类食物,使饮食达到平衡。调查发现,一个人每天放屁大约14次。每天,每个人释放的废气,大约毫升左右。
放屁很臭,大多是因高蛋白饮食之故,在食物分解时会产生大量硫化氢(臭鸡蛋的味道),所以有特别的臭味。一般吃得越香(肉类、油炸食品),放屁就越臭。
下面产气食物要尽可能少吃:
杂粮。土豆、红薯、绿豆、燕麦等含有抗性淀粉,不能在小肠中彻底消化吸收。易腹胀的人吃杂粮一定要充分煮软,烹调前最好先浸泡8小时以上。
大豆。其中的低聚糖不能被人体小肠吸收利用,于是在大肠中被微生物发酵产生气体。容易胀气的人可尝试吃豆腐、豆干等。其中,豆子——就是最著名的造屁食物,豆子中还有很大比例的糖(低聚糖),不能被身体吸收。当这些糖进入肠道中时,细菌就开始工作,并产生大量气体。
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花椰菜、芽甘蓝和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的一种复合糖较难被人体消化吸收,从而使肠道产气。在瑜伽课上,那些素食主义者总是会在把身体扭曲成各种奇怪的姿势时放出屁来,这就是原因。
奶制品。肠道内乳糖酶活性不足,大量食用奶制品可发生乳糖不耐,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等。建议选择酸奶或每天小剂量摄入奶制品,待机体可耐受奶制品后可增加饮用量。
含气饮料。大量气体会随着人体消化道排出体外,如短时间内饮用过多,会出现气体在肠道中滞留发生肠胀气。
当然,有的屁却非常珍贵,可谓“一屁值千金”。在医院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外科医生会向腹部手术之后的病人问道:你放屁了吗?那是因为动过腹部手术的病人经过一定时间之后,若能频频放屁,就表明肠胃功能已恢复正常,它提示病人可以进食了。否则,到一定的期限之后若仍无屁放,则说明病人的肠蠕动尚未很好的恢复。
要减少放屁,特别是减少放臭屁,就应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时细嚼慢咽,不狼吞虎咽,不食过饱,少食用能大量产生气体的食物。另外,一个小动作能有效缓解胀气:仰卧在床上,两手分别放在胸、腹部;然后缓慢呼吸,持续1~3分钟;接着双腿屈膝,两手抱膝压向腹部,然后还原,重复10~30次,可促进胃的排空。
人皆有屁!但放屁总是有伤大雅和体面。放屁可以,但别放臭屁;放臭屁可以,但别在公共场所放;在公共场所放可以,但别在人多的地方放。不过,实在憋不住的话,也情有可原。毕竟,只听说过不准随地大小便的告示,却不见不准随地乱放屁的招牌。
一句话,在合适之地合适之时放合适之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