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家庭医生
颜色黄又黄,跟水一个样
不能沉水底,只能浮水上
猜猜这说的是啥?
相信以大家的聪明才智,应该马上能猜出来~
没错,说的正是我们天天吃、顿顿用的油。
平时做菜,无论是煎、炸、炒,还是烤、焖、烧,基本上都少不了。
除了把菜做熟,它还能让菜更好吃,帮助人体补充必要的营养素。
不过,好处如此多的油,如果吃不对,分分钟会变成“害人油”。
炒菜放了这种油,医院
湖北十堰的陈女士一家三口租住在城区,出租屋里房东留下了半壶食用油。
房东提醒陈女士,那壶油放很久了,不要用。
但陈女士平时很节俭,没舍得丢这油,就一直放在家中。
一天中午,家中油用完了,陈女士想起了房东留下的这半壶油,于是就用它炒菜、下面条。
结果到了下午6点,一家三口都感觉头晕、恶心、呕吐、心悸,尤其母女俩较为严重。
晚上11点,一家人情况变得更严重了,医院就诊。
经过医生询问病情及检查,母女俩被确诊为食物中毒。
两人分别经过紧急的洗胃、护胃、护肝、补液等治疗,至次日情况有所好转。
那么怎样才算异常出汗呢,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比如,同等条件下,和你一起吃饭的人无汗,而你却满头大汗,就说明有可能出汗异常,如果坐着不动都大汗淋漓,那无疑也是异常出汗了。
简单地说,如果不是因为运动、穿衣厚或炎热而导致出汗,或稍微运动就会大汗淋漓,就意味着人体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应当引起重视。
1、头部出汗异常——胃火旺
头部是诸阳之会,阳气本应该是最足的,其固摄力也应最强。一旦头上出汗而全身无汗或少汗,或者经常出汗,就意味着阳气有些虚弱。另外,这还和胃火旺有一定关系。
提示:对于代谢旺盛的儿童来说,头部出汗较多也是正常现象。
建议
睡眠充足,多吃温补食物,如大枣、牛肉、山药、蜂蜜、茯苓。每天也可冲泡枸杞茶饮用。
2、鼻子出汗异常——肺气不足
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
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3、颈部出汗异常——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不太多,若常出汗,可能与内分泌不调有关,也和体内湿热有一定关系,由于湿性黏滞,导致体内气机不畅,往往表现为上半身或颈部以上出汗。
建议
平时调节内分泌主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多吃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
4、腋下出汗异常——汗腺过大
因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过分旺盛,且气味很大,就可能说明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建议
若诊断为汗腺过大,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另外,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5、胸口出汗异常——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建议
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心情。
6、手脚心出汗异常——血虚
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
建议
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
这些出汗方式,警示身体问题
1自汗不断——气虚
所谓“自汗”就是不怎么活动,额头上的汗珠也会滴答往下掉,在肥胖的人群中特别多见。中医认为,这倒不是因为胖人怕热,而是因为气虚!
肥胖人群因为身体气虚,肌表腠理不固,而致汗液肆意外泄,最根本的方法是补气。
补气茶饮
黄芪浮小麦大枣茶:用黄芪20克,大枣5枚,浮小麦30克,每日煎一大碗,就像喝茶一样,渴了就喝几口,补虚止汗的效果很好。
除了黄芪补气之外,浮小麦味甘、性凉,也具有除虚热、止虚汗的功效。大枣味甘、性温,补虚益气、养血安神。
2
睡着时盗汗——阴虚
有些人平时不爱出汗,但是一睡觉就易出汗。这类人往往是晚上睡觉时,特别是睡着后猛出汗,有时甚至一夜要汗湿两三件睡衣。
这种情况叫做“盗汗”,以阴虚火旺的人最为多见。这类人常常晚上睡不好,还有口干舌燥、喉咙干痛、声音嘶哑、大便干结等症状。
养生粥
百合粥:先准备干百合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与粳米同入砂锅内,煮至米烂粥稠,加入适量冰糖即成。
百合有理脾健胃、利湿消积的作用。粳米养阴生津、除烦止渴、健牌胃、补中气、固肠止泻。用粳米煮米粥时,浮在锅面上的浓稠液体(俗称米汤、粥油),可以补虚。
终于被你滚到底了
万万没想到,引起他们食物中毒的,正是那壶放久的油。
食用油开封超过这个时间,伤肝又致癌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家一桶油吃多久?
对于做饭少的家庭来说,很多可能要吃半年甚至一年以上。
而实际上,有人做过实验,发现开封3个月的食用油,就已经严重氧化酸败,不适合食用。
食用油开封后,即使用后拧紧瓶盖,也隔绝不了空气和油的接触。
空气中的氧能够让油快速变“坏”,尤其是像大豆油、葵花籽油等不饱和度比较高的食用油。
这些油一旦和空气接触就容易发生氧化,产生一些有害物质。
人在食用这种油后,会给身体带来不小的伤害。比如:
发生食物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拉肚子等症状;
有害物质被消化道吸收后,会慢慢聚集到肝脏及其他器官,引起慢性中毒。
酸败产生的过氧化物,会导致血脂增高、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还会加速人体衰老,增加心血管病等疾病发生的风险。
油氧化后,可能会产生很多可怕的致癌物质,比如分解物环氧丙醛等,有致癌风险。
所以,敲黑板划重点,一桶油开封后,最好在3个月之内吃完。
闻着有“哈喇味”,看着混浊、有沉淀物的油,即使再贵再好吃,也要扔掉。
尤其是花生油,变质易染霉菌而分泌黄曲霉毒素,摄入1mg就可以导致肝癌发生。
分享一个关于中西医区别的故事,读完,大家也能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合理的选择中西医!
中医界的朋友说中医是中国的国粹,自古以来,为中华民族的敷衍生息做出了贡献;西医说西医比中医科学,哪一个脏器有病,哪一个系统有病,一检查就清清楚楚。
中医界说,我们也有“四诊八纲”和脏腑学说,哪一个脏器、哪一个系统有病,同样都清清楚楚……争得不可开交。
这时,一个医学教育界的朋友插话了。她说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中医让你糊里糊涂地活,西医让你明明白白地死”。
这句话她说得很轻巧,可我听来却振聋发聩!我觉得只有她,才真的说出了中医与西医的区别。
中医,在西医的眼里是不科学的。因为它说不出一个准确的科学依据来。
就像当年美国的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恩来总理让尼克松总统去观看了我国的针刺麻醉术,他亲眼目睹了医生仅用一根银针,针刺了几个穴位就进行了拔牙手术。
当时,这是一个惊动世界的伟大创举,可是一问其原理,却一个个都答不上个所以然来!但针刺能够麻醉,这是事实。
这也让我想医院工作时的一些往事。
那时,在农村,只有我是一名医生,就不论是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的病,都得看。
一天上午,一对年轻的夫妇抱来了一个出生只有8天的孩子,说那孩子吃不进东西,吃一口奶就吐一口奶,肚子鼓胀,不排便。
我仔细做了检查,没有发现什么特殊的器质性病变,但孩子的腹部的确是鼓胀的,初步诊断为肠梗阻。
医院的医生们采取了一切措施,希望能够运用西医的保守治疗方法解除孩子的肠梗阻
可是,任我们怎样努力,两天快过去了,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只有手术!可孩子的父母说什么也不同意手术,他们说孩子太小了,只出生8天啊。
孩子的父母坚持把孩子抱回去,我只好同意了。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当时只感到自己太无能。
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多月后,在小镇的圩场上,我碰上了那对夫妇!当时,他们的手上就抱着那个孩子!孩子长得很好,正在妈妈的怀里酣睡!
我惊讶不已,他们说,是请了他们那里的一个老郎中扎了针灸,弄了点草药,煎了点水给孩子喝,就好了……
你说那郎中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吗?肯定不行!
可他就是把西医唯有手术才能解决的问题解决了!他就是能够让病人糊里糊涂地活下来!
而西医呢?就是明白地告诉他们,不手术,只有死路一条。
也记得那一次,医院工作时,医院20多里地的大队去做农村妇女的妇科病普查工作,那天在大太阳底下走了20多里山路,可能是中了暑,晚上在合作医疗室里又吐又泻,进而虚脱、休克,把随同去的同事吓得不轻,他们连医院。
医院,同事们立即给我挂上了三根输液管,可我腹痛难忍,西医们诊断我为胆囊炎、盲肠炎,把我拖到手术室去,要为我做剖腹探查手术。
我不愿意做这样的手术。
这时,医院一位老中药师来看我,他说我的舌头的舌苔是黑色的,舌质发红且“芒刺打墩”,说是“热入心包”。
他要我吃几副中药看看,我同意了。
嗨!只服了一次,腹痛就明显减轻,当晚就能够入睡了!第二天就明显好转……
这两次经历,给我的印象是,中医的确能让人糊里糊涂地活了下来。
今天,当那从事医学教育的朋友用“中医让你糊里糊涂地活,西医让你明明白白地死”来解释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时,我只觉得她说的太对了。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当然相信西医的科学性,但是,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应该同时相信中医的科学性。
中医也是一个科学体系!
中医的“四诊八纲”和脏腑学说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中医的温病学、经络学是世界医学中独一无二的。
我们应该尊重中医,发展中医。
西医固然能把病人的病情搞得明明白白,但他们在治疗方法上,一般只注重这个脏器、这个系统的疾病,而忽视人是一个整体,忽视人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脏器都是互相依存、互为因果、互相关连的。
因此,西医一遇到癌症,就是切除!
一遇到肝硬化、肝腹水、黄疸指数过高的病人就是做人工肝或者做肝移植;
一遇到心脏功能不太好的病人就是手术搭桥、置放心脏瓣膜、安人工支架……
这既增加了病人的负担,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中国有句老话,叫“牵一发而动全身”。何况是一个系统、一个脏器?
如果西医也能像中医一样地讲究一点医疗的整体性,讲究一些保护性医疗,也许,西医就不只是“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了”。
当然,中医在让人“糊里糊涂地活”的同时,如果也能像西医一样告诉病人病理,弄清原理,让人能够“明明白白地活”,那不是更好吗?
终于被你滚到底了
小贴士:
食用油打开后,可以往里面添加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E,不仅能增加油脂中的营养物质,还可防止油变质。
除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