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我科转入一急性肠梗阻病人,病情危重,合并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肝功能异常等。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骨髓抑制等危机情况。
在我科主任的带领下,重新询问患者发病经过,才发现是误服40粒秋水仙碱所致。诊断考虑为秋水仙碱中毒,但目前西医无秋水仙碱的解毒药,遂即邀请中医协助治疗。
刻诊:
1.脉洪偏数。
2.患者精神差,交流困难,问诊得出以下信息:口不苦,口干舌燥,无排便,无排气,稍腹胀,无恶心欲吐,食欲尚可,无恶寒发热,小便通畅,无明显腹部压痛,未触及腹部硬块。
舌苔如下:患者无力将舌全部伸出。舌苔如腐。分析:
1.患者舌苔如腐,胃肠有积,三焦湿热甚,考虑用三仁汤。
2.脉洪偏数,口干,大便不通,为阳明腑实。
3.无口苦欲吐等症,排除少阳与阳明合病大柴胡汤症。
4.腹胀不明显,腹部无明显压痛,未触及燥屎。排除大,小承气汤。
5.选用调胃承气汤,增液承气汤。
6.中药甘草解百毒,刚好调胃承气汤有甘草。
7.西医治疗:患者胃肠减压(鼻管)携带,诊断为肠梗阻以后,转入我科,我接诊时已经10天未进食,西医予以抗感染,护胃,抑制腺体分泌,护肝,血必净等治疗,禁饮食等。治疗4天后复查腹部CT出现肠梗阻加重,症状缓解不明显。
处方如下:杏仁15薏苡仁18豆蔻6淡竹叶6
厚朴6通草6滑石粉18半夏15
玄参12麦冬12玄明粉15大黄9
路路通12茯苓9
药后当日泻下数次。药后第2日观察舌苔如下:舌体偏干。
脉洪,口干,精神好转明显,已脱离病危,少量进食,原方有增液汤,可补津液,暂不变方。
第5日再观察舌苔
患者舌不干,苔渐退。口干不明显,无特殊不适,精神明显好转,可离院回家,准备办理出院。
秋水仙碱中毒西医无解毒药,中医曰“小大不利治其标”,本次接诊肠梗阻的第一反应就是通便。本次中西结合治疗效果明显。
经方临床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