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孩子,就是父母掌心里的宝,出生才41天的男婴肚脐外鼓,无知父母居然用刀片帮孩子放气...这种操作让接诊医生吓出一身冷汗
孩子肚脐鼓起,父母找刀片放气
“小一”(男孩化名)的父母都是贵州毕节人。两人虽然二十五六岁,但已经是5个孩子的父母了,在小一前面还有1个哥哥和3个姐姐。
1月23日上午,“小一”父母发现孩子脐鼓起来,以为肚子里有气,就想给他放放气。然后父母找来刀片,在肚脐上划了个小口子。本以为这样可以帮助“小一”,谁想反而害了孩子。
刚划开肚脐旁的皮肤,小肠就顺着破口,夺口而出,足足有四五十厘米长。伴随着疼痛,“小一”哭闹的厉害,小肠越跑越多。吓得夫妻俩赶医院。面对这样的状况,医院也束手无策,随医院。
婴儿小肠从肚脐流出休克
1月23日,下午1点30分左右,随着耳边传来救护车的声音,医生们冲出急诊室,赶到门口。车门打开一瞬间,眼前的一幕着实让所有人心里咯噔一下。
“小一”平躺在床上,旁边坐着一对年轻的夫妇,他们是“小一”的父母。此时的“小一”脸色惨白,手脚冰凉,已经有休克的征兆。最令人心疼的是,裸露在肚子上的一坨小肠,足足有四五十厘米长。由于肠子已经跑出来3小时了,其中一段25厘米长的已经发黑。医生紧急安排手术。
“孩子太小了,要是把那段小肠都切了,太可惜了。”医生说道。为了孩子,医生最终采取保守的方式,先用热毛巾热敷那段发黑的小肠,见其慢慢恢复血色后,才又放回腹腔。
不仅如此,在手术过程中他们还发现其中一段小肠有畸形,随后进行了切除。经过一个小时的手术,孩子被送回到ICU。目前只要度过三五天危险期,“小一”就没事了。
对于“小一”的遭遇,同为人父的主治医生很是心疼:“这样无知的父母真是头一回见。”万幸的是父母没有划破小肠,否则就更危险了。“小一”其实得的是小儿脐疝,是很常见的小问题,小孩子在2岁之前一般90%都会自愈。
什么是脐疝?
小儿脐疝就是肠管自脐环脱出。多发生在脐带脱落后的数天和数周的婴儿,此时脐带的切断处已有上皮形成,因此,疝的表面有皮肤覆盖。这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缺陷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该病逐渐减少,大多数可在2岁内自愈。
主要表现在脐部有肿物突出,哭闹时肿物增大,皮肤很薄呈微青色。安静平卧或睡眠时肿物缩小消失,脐部留有松弛的皱褶,家长用手指将疝内容还纳后,往往可以听到气过水音,并且可以摸到组织坚硬的脐环,把手指深入脐孔内,可估计到脐环的直径,当小儿咳嗽、哭闹、用力时手指会有冲击感。
发病的原因
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肚脐处会是一个薄弱点,而这个薄弱点会随着宝宝生长慢慢闭锁。但是,当宝宝肚脐两侧的腹壁肌肉尚未发育成熟,脐环还没有完全闭合,会因为一些外部刺激。导致发病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小儿先天肚脐发育不良,肚脐周围的肌肉或筋膜缺损,是比较常见的原因。
2.孩子出生后肚脐有一个慢慢愈合的过程,如果护理不当导致感染,也会造成脐疝的发生。
3.有些孩子肚脐开始是好的,但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肚脐相对薄弱,小孩又经常哭闹,或有便秘的问题,使腹压增加,就会导致脐疝。
有何危害?
小儿脐疝绝大多数是没有问题的,如果直径小于5cm就不用怎么治疗,要是大于5cm,家长就要多注意了。因为脐疝会影响到宝宝的消化系统,让宝宝营养吸收受到影响,进而就会出现体质下降,免疫功能降低,宝宝的正常发育也会受阻。轻则导致肠梗阻,重则因为肠缺血引起肠坏死。
如何治疗小儿脐疝
小儿脐疝一般是不用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治疗的,因为随着宝宝年龄的增大,肚脐周围的肌肉发育好了,脐疝就可以自行愈合。一般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方法。
1.非手术疗法:一般无需任何处理。对个别爱哭闹,屡发嵌顿的孩子可以试用。
★压迫法,用适当长度的9~10cm宽的松紧带,缝制成圆圈状;令婴儿平卧,还纳脐疝;将棉球(同疝大小)或半个乒乓球的凸面对准脐疝部,以松紧圈固定之即可。
★胶布粘贴法,可将稍大于脐环的硬币、扣子或圆木片用纱布包好,压在脐环上,然后用宽胶布固定。胶布宽5cm,胶布经过的腰背部可内垫纱布,以免损伤皮肤,操作时先将疝内容物还纳回腹腔,使疝囊呈空虚状态,避免疝内容物膨出,便于脐孔的闭合。一般1—2周更换1次,可连续贴用3—6个月,应注意局部皮肤的护理,每次粘贴时要使脐孔缩小,使之逐渐愈合。
2.手术疗法:婴幼儿正常发育时,脐疝能很快消失,仅有个别病例需手术治疗,因此不应急于手术。如果有下列情况的,可考虑手术。
▲疝较大脐孔直径在2cm以上;
▲经1年的保守治疗没有治愈,年龄在2岁以上;
▲已经嵌顿,内脏与疝囊有粘连;
▲脐部疼痛,推测有大网膜粘连者。
(网络配图,与内容无关)
3.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皮下血肿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形成多因剥离疝囊后创面局部渗血,形成血肿并逐渐扩展到腹前壁,治疗不当可导致感染形成脓肿。
避免的办法是:仔细彻底止血;术后应在脐窝处放置与脐窝同样大的棉纱球加压包扎。小的血肿可自行吸收,大的血肿可剪开部分缝线去除积血及凝块,加压包扎,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
男孩的父母吃了“没文化”的亏
所以告诉我们:有病要及时就医!
基本常识可百度
别自作主张害了娃!
-END-
来源丨私家车广播、浙江新闻、辽宁晚报、网络
福州帮整合编辑(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