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我搭上了政策末班车,迎接到与大宝相隔十二岁的二宝,感谢上天恩赐,我们夫妻俩倍感珍惜这个特殊的礼物。为了给我坐好月子、照顾好二宝,老公特地请了月嫂照顾我们娘儿俩。
出院月嫂就跟我们一起回家,那时感觉月子里照顾得很好。至少每天都安排不同的菜谱、帮追奶,帮宝宝做抚触按摩……好景不长,大概半个月那天,宝宝拉粑粑臭,臭得月嫂直摇头,嘴里不停说宝宝不消化了。再过两天,宝宝的颈部还长满了湿疹,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宝宝睡觉都很不安,一直在踢脚,想翻身。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看着她难受的样子,我整夜难眠,心里焦虑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没有一点办法。月嫂一直跟我说,你要睡觉呀!有我在,我会照顾好的。讲得容易,十月怀胎,母女连心,宝宝那么难受,我能睡得着,我是猪吗?其实那时月嫂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还是按两个小时抱宝宝给我喂奶,宝宝在我怀里吸着甘甜的母乳就不闹了,那时以为是宝宝饿了呢!但是,刚吃完不到半小时,宝宝又闹,踢脚,踢得满脸通红,没办法我叫月嫂抱抱她,给她安慰。就这样哭闹熬过十天多,我的精神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终于熬到满月,可以去体检了。
满月的第二天,我与老公抱着宝宝医院体检,除了基本体检外,医生还说要做拍片检查肠子是否梗阻,天啊!那么小的宝宝要做这个检查,辐射也不小。刚开始,我不同意,跟医生说应该是不消化引起肚子涨气,找中医按摩。问那个儿保医生按摩能否解决,她答不懂行不行。然后我又去找中医按摩师,刚巧,那天那个有名的按摩医生不上班,挂不了号。老公就跟我说,宝宝那么难受,儿保医生应该也是懂得,我们还是带宝宝拍片吧!看着宝宝难受的样子,我点头同意了。做完拍片拿片子去给医生看,医生说,是肠梗阻,要马上住院,听完医生说后,我真的崩溃了,眼泪不由自住的往下流,真是肠梗阻吗?我不相信这样的报告,如果是肠梗阻了,为什么顶得那么久呢?老公安慰我说:医生有办法的,我们还是带宝宝住院吧!那时我已经没有了主意,只听老公的。老公怕误时间,带上我和宝宝飞奔东院办理各种手续住院了。办好住院手续后,宝宝要脱离母亲全部由医务人员照顾。那一晚,医务人员打电话说宝宝哭闹很厉害,哭得满身大汗,医务人员抱起她就不哭,放下就哭。医务人员还要照顾其他宝宝,不能总抱着她,只好留她哭,哭累了就睡。我听得心都碎了。第二天又带宝宝做各种检查,拍片、造影等检查,住院后,医生说要怎么检查就怎么检查,不由得我们思虑。看着可怜的宝宝嘴里吸着安抚奶嘴(宝宝做造影前几小时不得喝奶,只能给安抚奶嘴),我又一次哭起来,那时医生说我太矫情,只是给宝宝做个检查就哭成这个样子,他们也是为宝宝好。做完一整套检查下来,没发现宝宝哪里有堵,医生说保守治疗。第二夜,宝宝哭得更厉害了,哭得几乎没出声音了。早上医生跟我们说,你们可以自己带宝宝了,你宝宝太难带了。我们接过宝宝,看见她哭,但没有声音出来,太吓人了。马上叫来医生问其原因,宝宝哭,为什么没有声音,是不是噪子哭坏了?医生说没事,我们申请看监控,医生也不同意。说是如果宝宝哭太厉害,报警器会报警,现在没发现报警,说明没事。那为什么宝宝现在没有声音了呢?医生却答不出来。我们找主管医生问问,但早上医生有手术,等下午才能找到主管医生。下午我们又去找医生问其病情,主管医生给我们说了病况,还是说是肠梗阻,按肠梗阻治疗。我们叫她认真看片子,是哪里梗阻,她却说不出哪里阻。而且,那医生反问我们做什么工作?什么职业?我的天啊!问病还按职业来分的吗?我无语对她了。我们要求科室主任给我们一个说法。主任给我们的说法是,医生说的肠梗阻和我们理解的肠梗阻不一样,主任说我宝宝肛门小,也算肠梗阻。天啊!宝宝肛门标准是多少?多小算肠梗阻?可能见我们夫妻太难搞,下午给我们办出院。出院诊断还是肠梗阻。我无法接受这个诊断结果。明明各项检查都没发现哪里梗阻,硬诊是梗阻。我好无语!医院靠谱吗?
出院回家,我还有几个月的产假,慢慢查阅各种资料,参加网络付费学习宝宝脾胃课,读懂了宝宝便便的常识,再加上调理我自己的饮食,宝宝的便便好了,没有之前的臭味了,我真是太开心了。为了宝宝,从那时起,我决定自学中医,从缘缘的《小儿推拿专家教》学起,到李辛的《经典中医启蒙》《儿童健康讲记》再到罗大伦的《图解舌诊》《图解儿童舌诊》《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最后到懒兔子的所有中医普及书我全买了看。去年初冬,我的腹部和腰感觉到很冷,好像有一股冷风穿进来,必须带上艾绒肚兜才行。我在朋友圈问问这个事怎么解决,然后就有一个微友加我好友。她就是我们院(5-3)群主。平时,我还分享我如何治疗我女儿的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在朋友圈,她可能觉得我是一颗中医苗子,然后就拉我进大院学习。经过两年不断学习,我小宝各种小病,我都能自己搞定。大宝有一次感冒发烧到40度,我一夜能搞定,第二天生龙活虎去学校。
中医真地让我受益了不少,我的家人也在支持我学习,但有什么病痛都愿意给我当小白鼠试验。当然也有我搞不定的难题,往后余生,还得加陪努力,才能应得起这句名言:“为人母,不懂医为不慈;为人女,不懂医为不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