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重疾险轻症中症的理赔门槛比较高,隐形分组有坑。
NO,NO,NO。
作为目前最推荐的重疾险之一,真有必要为达尔文3号澄清一下。重疾险隐形分组的问题,不要想那么复杂。
搞出这么个噱头,多半是来唬人的。
???♂?
哪个产品
没有“隐形分组”
随便拍砖,不吵架。
目前几乎所有的重疾险,轻症中症都是多次赔付的,并且都不会分组。
按条款讲:
第一次赔付的轻症,第二次无论任何轻症,只要跟第一次不同都可以赔。但保险公司常常在部分轻症、中症的疾病条款里,加了个补充说明:
这一点被骂得最多,也最让人担心。
特别是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是比较高发的轻症。于是就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好几种疾病被分到一组,一组里只赔一个,是坑,大坑...
但问题是,不典型心梗是疾病,另外3种都是这个病对应的治疗方式啊……
所谓隐形分组,就是把几个关联性强的治疗方式算在一起,一个赔完了,另外的就都不赔了。跟前面说的轻症、中症理赔方式,没什么不一样。
很多重疾险的轻症,只保冠状动脉介入术和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两种手术方式,所以条款一般是三选一,赔一个。
达尔文3号,还多保了一种: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这是最近几年,比较新的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方式。
所以呢?有的重疾险,明明就保得更多,也更实用,居然还被说成有坑。
为啥要针对人家?
??
“隐形分组”
是可以弥补的
吐槽归吐槽,如何避免隐形分组呢?
换产品呗。
a.
如果有人觉得,中症轻症存在隐形分组,不好赔多次。那完全可以买中症、轻症只赔一次的产品嘛。
从根儿上就斩断赔好几次的能力,OK不?
这样的产品也有,超惠保,单独保重疾目前最便宜,保中症轻症的话,额外加钱就行了。
人没得选的时候,事儿也就简单了。
b.
轻症/中症赔一次还是赔多次,其实对重疾险价格影响不大。
多数人是愿意多花一点点钱,买中症轻症多次赔付的,因为这样感觉保障更全面。
比如,达尔文3号:
“第二次不典型心梗/微创冠状动脉介入/微创冠状动脉搭桥保障”,就是对“隐形分组”的优化。
轻症中的3种心血管疾病,额外再赔一次45%保额,中症的中度脑中风,可以赔第2次,按60%的保额赔,相当于弥补所谓“隐形分组”的不足。
预算高一点,不愿意吃亏的人,选达尔文3号更实用。不信,你可以自己翻翻重疾险条款,验证一下...达尔文3号这么做,费了不少功夫:
像脑中风和冠状动脉手术等,第二次发生的概率不算低。
如冠状动脉介入术,就是咱们常说的“心脏支架”,一般做完心脏支架手术,支架内再狭窄的概率还有5%-10%,需进行第二次支架手术。
如果用的是早期金属支架,那第二次手术概率可达30%。
所以,贵一些,也是合理的。
选择多了,所以麻烦
隐形分组被提最多、最常见的,就是刚才的几项心血管高发病了。它们都属于“关联性治疗”,就是A病发生,需要采用B项治疗手段。
还有属于“保障重叠或者并发”,比如:
“Ⅲ度烧伤”和“面部烧伤”
“一肢缺失”和“糖尿病导致单足截除”
“中轻度克隆病”和“中轻度肠道疾病并发症”
保险公司赔其中一个,没啥毛病。
说到底,这就是幸福的困扰。以前保障没这么丰富的时候,也不会纠结这些事儿。偶尔有轻症多次赔付的产品,也会分组,还间隔天。
搁现在比,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买重疾险还是要抓大放小,重点在癌症、心脑血管这些高发病上加强保障。
至于第二次理赔多少、隐形分组,有坑我肯定会提醒大家。
目前更建议选达尔文3号。
反正都要买重疾险了,把保障弄得更完美一些。最建议的买法,依然是:重疾中症轻症+癌症二次赔付即可。
P.S.
文章吐槽不过瘾,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