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哭闹是小宝宝的一种语言,是表达需求和不舒服的一种方式,故而哭闹非常常见。3个月以内的宝宝哭闹相对较频繁,1个月左右的小宝宝可能每天哭闹在2个小时左右,3个月大时可能平均在1小时,但个体差异非常大。但是95%左右的哭闹是生理性哭闹,少部分是病理性。
一、哭闹分类:
①生理性哭闹:
1、饥饿、口渴;2、喂养不足或喂养过度;喂养不当,如奶嘴不合适,吸奶费力,吸入过多空气;母乳喂养体位不当,乳房压住宝宝鼻孔,使宝宝呼吸不畅;3、肠积气、肠痉挛;4、睡眠不足;5、没有安全感,养成了抱的习惯或者需要陪伴、玩耍;6、衣物过多、过少、过紧或裤子过高使宝宝感觉不舒服或呼吸不畅;7、包被过厚过重;8、排尿、排便,没有及时更换尿不湿;9、体位不当,如枕头太高或者颈部屈曲不适、手脚受压等10、环境因素,如温度过高,声音嘈杂不适,光线明亮刺眼,通风不良,烟或者其他刺激性气味;11、蚊虫叮咬,身上痒;12、宝妈情绪感染,如妈妈过度的焦虑、烦躁等。②病理性哭闹:
1、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不适;
2、心脏、血液疾病:重度的先心病、贫血、血液肿瘤;
3、消化系统疾病:食物过敏、肠炎、肠套叠、肠梗阻、胃食管反流病等;
4、神经系统疾病:颅内感染、颅内出血、颅脑外伤;
5、泌尿系统疾病:尿路感染;
6、腹部斜疝、睾丸扭转;
7、中耳炎;
二、哭闹辨别:
①、生理性哭闹特点:
1、相对易安慰,哭闹持续时间相对短,或者白天少哭闹,晚上一段时间出现哭闹;
2、吃奶正常,会笑,安静时玩耍如常;
3、睡眠相对较好,可连续性安稳睡眠数小时;
4、大便情况好;
5、无明显的躯体异常体征;
②、病理性哭闹特点:
1、不易安慰,哭闹持续时间对长,或者整天哭闹;或者突然剧烈哭闹;
2、可能出现哭声异常,如哭声弱、声音嘶哑、哭声高调或者其他异常于平时的哭声;
3、吃奶不正常,不爱笑,不能安静玩耍;
4、睡眠不好,不能连续性安稳睡眠数小时;
5、可能呕吐、大便次数多、有血便;
6、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喘息、气促等;
7、可能出现异常症状和体征,如腹部硬,腹部或腹股沟有肿块,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口唇发绀等;
8、对生长发育有影响,如神经系统发育落后、体格发育落后。
三、对不明原因的哭闹可能是肠痉挛,表现为5个月以内的宝宝,比较固定的时间段哭闹,如晚上某一时间段哭闹明显,白天或者其他时间段正常,哭闹结束后食欲、玩耍、睡眠等正常,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四、哭闹的处理:
1、对于生理性哭闹查找相应的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和需求的满足,容易安慰;
2、对于病理性哭闹,或者连续2小时以上哭闹,不能安慰时,医院就诊,寻求相应的帮助,做必要的体格及辅助检查;
3、对于婴儿肠痉挛的处理:
①喂奶安慰;
②抱着宝宝或者小被子轻轻包裹宝宝,轻轻摇晃;
③婴儿油或者润肤霜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宝宝的肚子,帮助宝宝排出肠道内的气体;
④洗温水澡;
⑤抱着或着放推车中出去走一走;
⑥给宝宝听听舒适的音乐;
⑦更换奶粉,其他品牌奶粉,必要时使用轻度水解奶粉或深度水解奶粉;
⑧服用益生菌
快乐育儿小帮手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