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统称肠梗阻。它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有时急性肠梗阻诊断困难,病情发展快,常致患者死亡。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患者年龄大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常为死亡原因。分类:1.按肠梗阻病因分型:(1)机械性肠梗阻临床上最常见,是由于肠内、肠壁和肠外各种不同机械性因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2)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肠壁肌肉运动功能失调所致,并无肠腔狭窄,又可分为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种。(3)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栓塞,引起肠管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肠蠕动功能丧失,使肠内容物停止运行。2.按肠壁血循环分类(1)单纯性肠梗阻有肠梗阻存在而无肠管血液循环障碍。(2)绞窄性肠梗阻有肠梗阻存在同时发生肠壁血液循环障碍,甚至肠管缺血坏死。3.按肠梗阻程度分类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或部分性肠梗阻。4.按梗阻部位分类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5.按发病轻重缓急分类可分为急性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6.闭襻型肠梗阻是指一段肠襻两端均受压且不通畅者,此种类型的肠梗阻最容易发生肠壁坏死和穿孔。典型症状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典型病案:患者因食山楂引起腹痛,经全面检查后诊断为小肠粪石、不完全性肠梗阻。遂决定行小肠粪石取出术。腹腔镜下探查见距回盲瓣约1m处小肠内有一约5cm*4cm大小粪石,质硬,近端肠管扩张,无腹水,肝脏,大网膜未见异常。于脐上1cm处做一长约5cm腹部切口,将粪石段小肠拖出体外,并于此处切开肠管,完整取出粪石。
总结
所谓的“粪石”是粪块结石的简称。可能出现在胃中,肠道等消化道处。“粪石”由食物残渣、谷壳、木渣、沙子、金属屑等不宜或不能消化的异物造成,长期积累变大形成的,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会有严重的后果。
预防“粪石”必须注意饮食,吃饭时不能狼吞虎咽,同时注意卫生,尤其蔬菜一定要洗净,以防有沙子。同时有许多食物容易造成“粪石”,如:番石榴,还有竹笋,都属于易导致粪石的食物。番石榴的籽一般人会一并吞食,但它容易自己集结,而且不易被消化;竹笋含有大量纤维素,人体不像食草动物,体内缺乏消化该纤维素的酶,所以会导致竹笋入肚后因难以消化而聚集成粪石。柿子、柿饼含柔酸物质,容易使食物凝结成团,所以也可能导致粪石生成。一些食物可以防止或治疗“粪石”如黑木耳,其对无意食下的难以消化的头发、谷壳、木渣、沙子、金属屑等异物具有溶解与烊化作用。
年龄比较大和胃肠蠕动比较弱的人最好不要吃或少吃山楂,更不能空腹吃,同时也要避免酒后、茶后吃这些食物;平时胃酸分泌过多的人应避免吃上述食物;此外,避免高蛋白饮食前后吃上述食物,如螃蟹、虾、牛肉、鸡肉及蛋奶制品等。
编辑:马柱
审核:董兴霞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ikongq.com/cgzzz/7989.html